星期五, 12月 22, 2006

慈悲的力量

《華爾街日報》日前選出今年全球50位最受矚目的女強人,榜首為微軟負責人比爾‧蓋茲之妻梅琳達,她因蓋茲與梅琳達基金會所作的貢獻,得到媒體肯定。最特別的是,前10名女強人,除了梅琳達之外,都是企業領導人,商業成就不凡;只有蓋茲太太,是因慈善事業貢獻,不但列名,且為榜首。對《華爾街日報》這樣以重商計利為宗旨的美國大報,梅琳達的受到肯定,尤其不易。

梅琳達‧蓋茲主持600億美元的基金會,不辭勞苦,長途跋涉到全球各地,評估保健需求,資助許多重大疾病防治計畫,包括愛滋病、肺結核、瘧疾,從偏遠的非洲波札那、南亞的孟加拉到美國,無數兒童得到醫療照顧,不但給黑暗大陸貧苦的孩子帶來健康,其對電腦、教育事業的資助,也使在腦力資源的提高上成就非凡。亦即,照顧低下階層者的身體健康,也加強他們的教育,真正脫貧扶貧之道。42歲的梅琳達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慈善力量。

梅琳達的善心,不但輔助了夫婿,也感動了富人,向世界證明了金錢的真正力量和積極意義。蓋茲雖是世界首富,但在成家之前,或許忙於微軟事業,對社會回饋不足,曾遭“小氣財神”譏評,直到梅琳達說服他成立基金會,不但蓋茲改變了人生觀,認定慈善才是他的終身志業,而且夫妻倆基金會的慈善成就,也打動了全球第二富的巴菲特,幾乎傾其資產投入,共同致力公益。全球首富、次富的共同行動,向全世界宣示了:金錢不是個人享受,而是回饋人群、改善世界。蓋茲和巴菲特,對所有的富人作出了示範,他們的成就已超越科技、股市,注入了人道關懷,成其偉大,足為世人典範。

而這整個變化和事業成就的推手,就是梅琳達。她以女性溫柔的力量,改變了世界,不僅實質濟助世人,也在觀念上啟迪了世界。富人的定義,不再是“財富”甚或為富不仁,而是“心富”,藉財產更有了行動能力。相形之下,高科技企業“甲骨文”的老闆艾利遜自然形穢。他與華裔員工鬧緋聞、打官司,並且撤回對哈佛大學的捐款,這種有錢人,不僅個人名譽不佳,甚至使公司形象受損。再作比較,香港首富李嘉誠受到啟發、作了重大捐贈;而中國富豪榜上的“大款”,卻不乏官司纏身者,更與慈善榜關聯不上。講起來,中國的有錢人的致富之道還差得遠,要向西方學習。盼望中國的女性也能輩出“東方的梅琳達”,改變中國男性,改變中國。

進一步,普天之下,有錢人多的是;但是,保有盛譽、作出偉大成就而流芳後世、足供感念者,其實屈指可數。而數得出來的,也與他們回饋社會的公益成就有關。卡奈基、福特、派卡德、蓋幕……無不如此,講起來,金錢不真正代表富足,而富人也不等於偉人,能善用金錢做出成就的,才有資格流傳。

因此,商業成就再高,不論男性,女強人亦然,終不免過眼煙雲。惠普前執行長費奧莉娜顯赫一時而今安在,可為一例。政治權傾一時,如布什、如賴斯國務卿,也勢必跛腳或下台。只有慈悲心發散出來服務人類的成就,才歷久而彌新、傳唱百世。德蕾莎修女如此,對黛安娜王妃的記憶不在珠光寶氣、王室傳奇,而在她對貧病者的關懷和付出。歲尾寒冬,多少善舉溫暖了人類的心。有機會發揮大力量者,如梅琳達,固是欽佩;力量小者照顧鄰近的人,依然可以有不凡成就。這世界,慈悲心才是真正的力量。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金山人語.陳裕如.10/12/200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