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24, 2006

評論:國家還能為你做甚麼?

美國已故總統約翰肯尼迪為了鼓勵美國人為國家貢獻盡力,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他說:“不要問國家能夠為你做甚麼,要問你自己能夠為國家做甚麼。”


這一句名言,多年來被世界各國政壇、教育界、學術界、體壇、商界,甚至宗教人士等各領域所廣泛引用。

但是,在大馬國土上,這一句名言卻具有不同的意義。

巫統署理主席納吉在巫統婦女組、巫青團及女青年團大會的開幕禮講話中,談起歷史,認為國家虧欠馬來人的,在短短二三十年無法償還。

國家又虧欠馬來人些甚麼?

不過,從巫統領袖的講話看來,既有虧欠,必有償還,看來國家更迫切地想為他們做些事情。

每年的巫統大會都如一個政商結合的嘉年華會,5000多名與會代表,加上有本事擠進世貿中心擺攤售賣各類物品的小商販,氣氛自然熱到爆。

代表可能稍有更迭,但場景年年如是,大會議論的焦點,馬來人的議程、馬來人的訴求,也是一如往昔,就像香港政局,五十年不變。

即使討論的方式有異,核心論點仍然一樣。前首相馬哈迪以往說到聲淚俱下,目的是為了警惕馬來人必須丟棄柺杖,提昇競爭力。納吉今日苦口婆心,規勸馬來人必須去除走捷徑、做事草率的陋習,無非也是要告誡馬來人,必須提昇競爭能力了。

巫統領袖維護族群權益、責無旁貸的精神,是其他種族領袖所望塵莫及。然而,這些年來,巫統大會上捍衛馬來人權益的“劇本”不斷重演,巫統領袖恨鐵不成鋼的焦慮心態,卻愈來愈表露無遺。

大家都明白問題的症結在哪裡。巫統領袖就像大家族裡的家長一樣,一面緊緊握著孩子的手不放,一面訓斥孩子身上許多改不掉的毛病。

同樣的,國家的體制不改,巫統不放手讓馬來人去闖世界,如何要他們提昇競爭力、如何激發他們的思維、又如何讓他們面對全球化的挑戰?

正如美國著名新聞工作者湯瑪斯佛里曼所言,政經撤除藩籬,以及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無障礙溝通空間,已將這個世界鏟平了,而這個平的世界裡,是商機處處抑或殘酷叢林,都要憑個人的競爭能力。

納吉呼吁馬來企業家採納“藍海策略”,但如果缺乏競爭能力,又如何能超越惡性競爭,開創無人競爭全新市場的“藍海策略”呢?

巫統各級領袖在大會上的講話,預料仍會一如往昔,充滿民族激情;不過,也預料會如過去一般,苦心婆心地敦促他們別再原地踏步。

現在,應該是問他們能為國家、或為自己做甚麼的時候了。

對一個民族的進步而言,前瞻性的批評、反省和改變,是必要的,這也是我對今日巫統代表大會的一份期待。

(星洲日報/情在人間‧作者:陳寶卿‧2006/11/1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