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23, 2007

這是甚麼意思?

社會由大眾的共識建構,一個在所有課題上完全難以達至共識的社會,必然四分五裂,潰不成形。社會之所以可能,在於人與人之間擴展成為理智者的廣大聯合體,如此才可能建立秩序。如果大家只顧表現自我,拒絕了解別人,人際關係間的衝突難免。個體之間的聯合必須“理智”,因為文明的社會需要社會大眾藉對話以表達自己的思想,以及理解別人的思想與行動理據。邏輯原則是構成理智對話的最基本要素,語言的功能如果缺乏邏輯為基礎,“因為”與“所以”的使用一旦混淆,大眾不再尊重不矛盾的定律,經驗必難以歸類,語言即刻破碎。邏輯原則不是拯救人性的絕對真理,但它卻是文明社會,甚至任何社會之所以可能成形而非潰散的基礎。一個不遵守邏輯與語言規則的文字表白,只是莫名其妙,連錯誤的資格都沒有,以下文字就是一例:

“管它星期五是在星期三之前,雖然我在星期日的第二天,即星期三,不過一定要去找你。你星期三找我,我叫星期五見你,明天是monday的一月,後來因為他死了,所以在星期一。”

這是甚麼意思?


尊重邏輯原則,將語詞加以定義,有助於促進對話者之間的了解與溝通。前者的意義已經示範,後者的重要性前兩篇已論述,本文是為提示,關於要求定義,若過了頭,矯枉過正,對話一樣寸步難行。

在對話過程,為了要確認對方和自己是在針對同一課題與概念交流,並確保自己沒有誤會對方的意思,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是請教對方使用的某某用語或術語是甚麼意思。但甚麼時候該問對方“那是甚麼意思”,本身是門藝術與學問。說是藝術,蓋如果問得不得時,或態度不對,對方還以為你有意刁難找茬儿,情緒一受影響,往往很難真誠交流。

“你這麼說是甚麼意思”一旦問得隨便,時間就花在解釋一個定義又一個定義,越扯越遠,沒完沒了,最後可能連對話主題都忘了。請看以下對白:

A:今天的天氣真好,是嗎?


B:你指的天氣是甚麼意思?你是指馬來西亞的天氣還是美國的天氣?

A:這里是馬來西亞,當然是指馬來西亞的天氣。

B:甚麼叫當然?你這“當然”好像是在否認美國的存在,為甚麼在馬來西亞就必須當然談馬來西亞?

A:你這根本是在扯遠了,我……


B:扯遠?甚麼叫扯遠?我是在針對你的問題在談,難道只能你講不許我問?你這是甚麼心態?

A:如果你這樣下去,我很難和你再談下去?


B:我“這樣子”是甚麼樣子,你給我說清楚。甚麼叫“很難和我談下去”?你不想談就說不想談,不要找藉口,你這種態度根本就是看不起我,不尊重我。

這則對話純屬虛構,可是在現實中有多少對話與交流因為類似的“追根究底”而中斷?這豈非亦是不少夫妻間意見不和與口角模式的雛形?

自由不是放任,無序使人無所適從,不能自由。交流與對話是建立自由的要素,只有在秩序中靈魂才能自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