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10, 2007

李光耀“非一般”的憂心

《馬來西亞前鋒報》日前報導,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最近一番“新加坡並非一般國家(ordinary country)”的言論在大馬國會內引起一陣抨擊的聲音,幾位朝野議員也對李資政還以顏色,說李“自大”,“對鄰國的感受不夠敏感”,“新加坡之有今天 的成就全因為小國寡民”云云。這類條件反射式的反應對新加坡人來說已沒有什麼新鮮感,新鮮的倒是李光耀那番“一般國家”論不是最近第一次听到,而是多次重 復,而大馬一些朝野議員這次卻有了反應,的確有點令人感到意外。

非一般國家,憂心被海水淹沒


李光耀那番話的義涵,明顯的是在強調新加坡這一個國家的脆弱性,長堤兩岸的人民都知道新加坡是被大馬“踢”出去、勉強獨立起來的國家,它沒有天然資源,連 水供都要靠柔佛,飛機一升空不久便進入鄰國的領空,從一般的標準來看,新加坡的確是沒有成為一個國家的條件。即使到了今天,新加坡領導人一直抱國家生存的 危機感,對新加坡這個“非一般的國家”(extraordinary country)數十年後的生存前景存有種種的懷疑和悲觀假設。

最近,李光耀不只一次提出的一個生存危機是,目前地球氣候升溫,海水水位上升,面積不過60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可能就被淹沒。這是領導人無端端提出來嚇嚇人民的言論嗎?

英國去年公布的斯特恩(Stern)環境報告預測,海水水位可能在本世紀末之前上升37公分至6公尺。這對世上許多島國是一大警訊,對待這樣的警訊,一個國家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將之視為“杞人憂天”而一笑置之;二是認真看待而開始對應這種可怕情景的到來。

從地球的生態歷史角度來看,人類曾經有過多少個古代城市被淹沒在水底?也許誰也說不上一個準確數目。遠的不說,就說1953年,來自北海的一股強勁海潮席卷荷蘭海岸,洶涌的洪水吞噬了2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奪走1千800多條人命。2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等于幾個新加坡?

那一場來自大海的浩劫促使荷蘭人展開長達40年的新防洪計劃“三角洲工程”,斥資了150億美元,加高加固國內所有的堤壩。

新加坡前副總理,現任國立研究基金會主席陳慶炎博士這個月初率領了一個水源與潔淨能源考察團,在荷蘭南部參觀了位于荷蘭角港(Hoek van Holland)的馬斯蘭特“阻潮閘”(Maeslant Barrier),見證了荷蘭的防洪工程的成就。

考察荷蘭阻潮閘,未雨綢繆


馬斯蘭特阻潮閘是荷蘭的40年防洪計劃中,最引人矚目的工程,從1991年動工,1997年完成,耗資4億5千萬歐元(相等于9億2千250萬新元)。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北海涌進荷蘭內陸的海水,淹沒荷蘭最繁忙的鹿特丹海港,從而保障荷蘭的經濟命脈。

阻潮閘是由兩個弧形臂膀形成的可移動式鋼鐵大壩,在正常天氣情況下,它會開啟閘門讓船只航行至鹿特丹。當鹿特丹的水位預料比正常海面水平高出3公尺,完全由電腦控制的閘門就會自動關閉,阻擋北海的海水涌進。

根據介紹,當阻潮閘關閉時,水泵將會啟動,將海水灌入280公尺長、組成閘門的空心管,使兩邊的閘門向大海移動。灌入海水的閘門在重量的牽引下,向海床下沉,關閉360米寬的水道,將潮水阻擋在外。

到目前為止,荷蘭當局一共開關了閘門10次,其中9次是一年一度的測試,另外一次是配合荷蘭女王為阻潮閘舉行開幕。

從“經濟效益”上來看,實際使用率如此之低,建設和維持耗資龐大的“阻潮閘”也許是“浪費”。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防範性的設施沒有必要真正用上,便是上天的保佑。

新加坡突然對這種“阻潮閘”發生濃厚的興趣,顯示新加坡對“水淹獅城”的擔憂是“來真的”。這也似乎預示,這類“非一般”的工程有朝一日可能在新加坡展開。

新加坡領導人對國家的前景經常有“非一般”的看法,完全是因為新加坡在“一般”的情況下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國家。背詭的是,今日的新加坡已經累積了充足的生存與發展本錢,但建國元勛李光耀現在似乎比以前更加憂心戚戚,對國家人民永遠放不下心。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星期筆匯.嚴孟達.29/04/2007

沒有留言: